脫肛是蛋雞生產中的一種常見疾病,主要表現為輸卵管外翻出至泄殖腔外。本病在產蛋期均有發生,開產到高峰期發病率較高。本病發生后不易恢復,并且會導致雞只啄肛的問題,嚴重影響蛋雞生產效益。
如何預防雞群脫肛的發生?晟興科技根據在生產實踐中的經驗,總結了防治蛋雞脫肛的五大措施,供大家參考。
一、脫肛發生的原因
(一)蛋雞體成熟和性成熟不匹配
體重和脛骨長是蛋雞體成熟的兩個關鍵指標,體重代表著蛋雞產前的能量、營養的儲備,脛骨長代表著的蛋雞骨架和體型發育的成熟度,任何一項指標不達標就意味著體成熟沒有完成,尤其是脛骨長發育不達標的雞只,發生脫肛的幾率相對較高。
(二)光照強度和時長不合理
蛋雞生殖系統發育和光照管理密切相關,育成雞群合理的光照強度為5-10LUX,光照時長為9個小時。
育成期光照時間長、過早加光、或者加光過快,會導致雞群生殖系統發育提前發育,造成雞群提前開產,導致脫肛現象。
產蛋期間光照強度過高,會導致雞群產蛋疲勞,激素分泌失調,造成輸卵管干澀,導致脫肛現象。
(三)飼料營養不合理
1、維生素不足,特別是VE和VA的缺乏會導致輸卵管干澀、彈性變小,引起脫肛癥狀。
2、飼料蛋白含量過高會導致雞群性成熟提前,出現大蛋、雙黃蛋,產蛋過程中出現努蛋現象,引起脫肛癥狀。
(四)疾病因素
1、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細菌病以及溫和型流感會導致雞群輸卵管出現炎癥,引起輸卵管機能失常,產蛋時引起脫肛癥狀。
2、蛋雞多種原因引起的腹瀉,造成機體水分大量損失,致使輸卵管水分流失、干澀,產蛋時努蛋引發脫肛癥狀。
(五)管理和應激因素
1、雞群日常管理中,由于飲水或采食不足造成雞只營養不足、雞體消瘦,產蛋困難努蛋也易造成脫肛。
2、蛋雞群受到各種原因的應激(氣候變化、噪音、驚群等)導致雞群激素分泌紊亂,從而引發脫肛。
二、防治措施
(一)體重管理
選擇優質的飼料飼喂雞群,每周定期監測體重和脛骨長。對于不達標的雞只減小密度單獨管理,并增加勻料次數。
另外,對于體重和脛骨長不達標的雞群,應酌情推遲加光時間,使雞群適時開產。
(二)光照管理
在生產中,要嚴格執行各階段的光照強度和時長標準,保證雞群性成熟的順利進行。密閉式雞舍光源應按照標準選擇并在安裝后進行監測。
開放或半開放式雞舍,育雛期間應對雞舍采取遮光措施,防止因漏光導致雞舍內光照時長過長或者光照強度偏大,導致雞群的體性成熟不同步從而引發脫肛問題。
(三)飼喂管理
選擇優質的飼料原料和預混料,為雞群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。
按照生產周期中不同階段雞群的營養標準,適時更換不同的料號,既要保證高峰時營養充足,以支持蛋雞的體能,又要在產蛋后期適時調整營養配方,防止出現過肥雞只,從而減少產蛋期間脫肛問題的出現。
(四)密度管理
飼養密度是生產管理中非常重要但是又不被關注的環節。
飼養密度過高,一是會導致雞只采食和飲水競爭激烈,籠中容易出現弱勢雞只;二是雞舍內空氣質量(粉塵、有害氣體)不易管理從而易發呼吸道。在生產過程中,要按照密度管理的標準進雛,為雞群提供充足的采食和飲水機會,保證雞群正常生長發育。
(五)生產管理
生產過程中應細化管理措施,避免雞群的應激疊加,不發生細菌性、條件性疾病。
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執行免疫,并在關鍵節點使用營養藥物預防,保證抗體均勻有效,不發生免疫性疾病。
***后提醒大家:對于脫肛的雞只一定要在******時間挑出進行隔離飼養,防止雞群出現學習傳播。
對于輕微脫肛的雞只采取一些治療措施,例如將外露輸卵管用碘酒消毒后放回雞只體內,并單獨飼養促使其恢復。
對于脫肛程度比較嚴重的雞群,直接淘汰以降低經濟損失。
廠區地址:成都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(原邛崍羊安工業園)縱一路19號
電話:86-028-64546589
028-61181606
傳真:028-61181606
郵編:610500